余绍宋曾祖父余恩鑅天涯贾客李汝衡毛汝麒之父毛文瑛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文化大观 04版: 专版

天涯贾客李汝衡



  李十二汝衡者,越之龙游人也。自其父鹤汀贾江夏,迄今人与年盖两世矣。父子饶心计,趋时不失黍累,至汝衡而资益拓。所居积绮縠纻罽,穷四方之珍异,挽舟转毂以百数,所冠带衣履遍楚十五郡。而善与时低昂,人或就之贳贷无所靳,亦不责子钱,久乃或负之,遂不复言。即诸部使者,若藩臬,若郡邑,有所征需,汝衡不以苦恶往,上官亦不为擢直,楚人慕其谊,争交欢汝衡。汝衡雅好客,置酒高会,佐以声伎之乐,其门填噎,诸同贾者莫敢望。汝衡从父九十三懋之,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缙绅学士喜从之游,而不佞里中为最。属以急难来江夏,过懋之,则汝衡蹑屣蹩躃来,数为好饮食相贻。不佞以所见征所闻,人言汝衡侠士,良不诬。而所居楼一楹,岁久就圮,汝衡撤而新之,盖湫隘嚣尘中而爽垲之观备焉。诸善汝衡者将椎牛酾酒走贺,而谓汝衡幸当其世,得内交太史公,太史公盍赠之言,夫汝衡所有绮縠纻罽,孰若太史公片言荣于华衮也。不佞盖闻古有世德有世业,自王公以逮四民,若不皆然,是为世美。汝衡修父之业而息之,栋宇榱桷有益无因,视夫堂构之弗肯者相万矣,此之谓能世。然而汝衡越贾人也,贾人世其父贾之业,越人世其父越之业,家户所有耳。今天下贾人列隧百重,亦何国蔑有,苟非其土著,其所居皆蘧庐传舍也,未有越人而为恒产于楚若汝衡者。宋人章甫而游越,越无所用之。王制,五方之民因其宜不易其俗。禹之倮国,倮而入,衣而出。孔子居鲁,宋章甫缝掖其服也。乡自非圣贤,乌能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汝衡贾于楚,宜于楚且家于楚,斯楼也,三十年作之,三十年守之,修饰而润色之,其所由来者渐矣。假令一切以贾人法言,利析秋毫将为怨府,其能有宁宇哉?不佞以是信汝衡侠而隐于贾者也,非可庸众伍也。诸善汝衡者曰,信如太史公言,非直征汝衡贤,不腆楚人而能安汝衡若是,可交相贺矣。
  此文原题为《赠李汝衡序》,录自明李维桢著《大泌山房集》卷四十八。此文有较高史料价值,因此以原文录此。陈学文先生曾为此撰有《礼部尚书与龙游商人》一文,兹节录于下,以助读者了解。
  李维桢为明一代名士,与唐寅(伯虎)、文征明、王世贞、徐渭等同列入《明史·文苑传》。他于隆庆二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历官陕西右参议、提学副使、布政使、南京太仆寺卿、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晋爵太子太保。他在《大泌山房集》卷四十八,还专为浙江龙游籍巨商李汝衡立传,题为《赠李汝衡序》。
  李汝衡,浙江衢州龙游人。其父鹤汀行贾远至江夏,富有经商经验.汝衡从少得到浓厚从商氛围的熏陶,继承父业后经商规模大大超过乃父,资产更为雄厚。他经营的丝绸遍及楚省(湖北)十五郡的市场,常用运绸的舟车达百余辆(艘),运载着“四方之珍异”贩销各地,为有名的巨贾。必须指出,李汝衡是从事长途贩销的大商人,而经营长途贩销需有雄厚的资金,要熟悉、把握全国市场、商品情况,所以李汝衡是很了不起的大商人。
  李汝衡是经商能手,“善与时低昂”(即善于把握市场与物流,决定吐纳盈缩,平衡物价),慷慨大度,凡人向他有所借贷,必倾囊相助,决不斤斤计较利息之多寡。或有借未还,或有贷而不还,汝衡雍容雅量,宽仁善待,不再索还。凡官府征需,也会乐于定额定时完赋。由是声誉日隆,楚人多喜与交往,而他则以礼相待,常置酒高会,门庭若市,热情招待,人咸赞曰“侠士”。李汝衡成功的实例,正好印证了明代龙游商帮天涯贾客的豪迈气魄。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素有重本抑末、重农轻商的风尚,对商贾不予以应有的地位和礼遇,对他们处处指责,社会上流行着贱商的思潮。但是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明代,商人群体已形成了一股强大势力,在互通有无、促进物资流通、补给生活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才有如品位很高的李维桢(正二品)乐于为商人李汝衡写序之事。也从一个侧面预示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