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宇,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辰小学任党支部书记。王开宇所在学校的学生为来自全国10多个省区市、17个民族的民工子女,学生们家庭条件差、教育基础薄弱。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更好地教育帮助这些学生,2018年春节,王开宇和丈夫开车前往远在1400公里外的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泉口镇大土村,开展大山深处的家访。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到正月初二结束,长达5天4夜的日子,她走进留守儿童的家乡,倾听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还为1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给村里留守老人赠上棉被等生活用品。回来以后,她号召发动全体教师走访务工人员家庭,开展公益指导课、党员结对帮扶,竭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他们的“新家”。
王挺,男,1982年11月出生,现任龙游消防大队代理大队长,入伍18年。作为消防大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体负责人,他勇挑重担,打造出全省消防“最多跑一次”的“衢州样板”。他以“创人民满意消防队伍”活动为主线,大力整治火灾隐患,强化基层消防基础,保持了全县消防安全形势的平稳,为全县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被衢州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8年被省消防总队评为第六届“十大消防卫士“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龙游“最多跑一次”团队,这是一支敢想、敢闯、敢干的团队,他们在全市率先完成办事大厅改造提升,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中心,为群众打造出一个服务、接待、休闲于一体的温馨办事环境。他们全面推行“无差别受理”,打造“全科受理”服务团队,从证明着手减少材料386个,全年来实现不动产60分钟出证、公积金“一证通办”、公安“刷脸通办”等便民新举,极大地便利群众办事,全县代办员已为村民代办1.6万余件事,办事群众因“无证明”而少跑5万余人次。他们在全国率先创建“无证明县”,梳理公布230项证明清单,让百姓不用提交证明,实现县域体制内“无证明”,工作经验被国办信息刊发全国交流,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列入全省经济体制改革领域26条经验之一,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点赞。
龙游老兵志愿服务队,这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一个志愿者群体,他们以溪口村为发起点,践行“做公益我能,做服务我行”的口号。他们风雨无阻,长年活跃在集镇上,参与文明劝导、环境整治、护水护渔、纠纷调解等志愿行动,热心支持老街改造等重点工作,传递社会正能量,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溪口镇扁石、枫林、灵上等村,乃至大街、沐尘、庙下等附近乡镇的部分退伍军人也受到感召自愿申请加入。目前,“龙游老兵”志愿服务队的影响力已扩大到全县,队员有一百多人。他们中有的在灵山江勇救落水群众,有的在烈火中保卫群众生命财产,有的默默无闻十年如一日打扫着村庄街道……他们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服务群众,退伍不褪色,彰显了军人的英雄本色。
老货场区块征迁专班,老货场区块征迁专班与各部门抽调人员戮力同心,用短短20天时间完成第一阶段个人住宅和第二阶段商业店面的签约任务,其中个人住宅签约406户,签约率100%; 个人店面签约103户,签约率99%,“老货们”用背后默默付出的勤劳和汗水创造了龙游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迁签约新速度,得到了市、县主要领导的多次肯定和通报表扬。
江有良,男,1963年3月出生,模环乡茶场新村调解主任。自2001年任村调解主任开始,江有良已经在这个岗位奋斗了18年,累计调解矛盾纠纷9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18年的“老娘舅”生涯,攒下了群众对他深深的信赖。他多次参与调解县、乡多个重点项目中的矛盾纠纷、多次化解辖区内重大纠纷案件,在村里,家人不和愿意听他说一说、邻里不睦愿意听他劝一劝、界址不明愿意听他理一理。他奋战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线,先后被评为省一级人民调解员、县人民调解能手、县优秀人民调解员。
吴岚云,女,197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龙游红蜻蜓皮鞋皮具专卖店老板,县个协直属分会秘书长。秉承着“以诚取信、以信立业”的品牌经营宗旨,吴岚云以最大的诚信维护顾客权益。开店之初,厂家还无售后服务概念时,她就承诺为商品终身保修,自掏腰包给顾客修鞋,这一做便是8年,直到后来厂家服务提升。现如今,即使过了保修期,她还坚持自掏腰包为顾客的鞋子终身保修。优质的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客户信誉,吴岚云实现了经营18年零投诉的奇迹,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肯定,先后获得2015年度“龙游县最美个体工商户”、省级“诚信经营户”等荣誉;2018年8月入选浙江好人榜。
邱亚青,女,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龙洲街道阳光社区党总支书记。邱亚青有着20年的基层社区工作经验。在县机关工委的指导下,她开创性地进行了“红色物业联盟”试点工作,以御园小区为试点,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在全社区进行了推广,把“红色元素”融入千家万户,弘扬了正能量,创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有礼小区”。由于成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社区工作者,曾当选龙游县十届、衢州市六届、七届人大代表。
邹小军,男,1974年2月出生,龙游县巡特警大队辅警三中队中队长。从警十多年来,他积极投入到维稳工作中,无论是街头巡逻的时候还是在救危解困的时候,他都一马当先,冲锋在前。2018年8月份的一天,柳村一村民家中突发大火,正在附近巡逻的邹小军立即带队前往现场处置,他第一个冲进屋内营救伤员,发现了屋中角落里的煤气钢瓶,二话不说扛起钢瓶就往外走,大伙儿都称他“不怕死”。他救助醉汉、营救落水群众等事迹数不胜数。今年以来,他所在的巡特警大队辅警三中队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50名,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18起,为平安龙游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雪珠,女,1968年12月出生,小南海镇雅塘村妇女主任。2014年,陈雪珠的丈夫为创办家庭养鸽场向信用社借款近四万元,还跟亲戚朋友借了十多万。但随后其丈夫被查出患癌,治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和原本用来创业的钱外,又新增了十多万元的债务。2015年其丈夫病逝后,家庭陷入负债累累的困境,并且儿子上大学急需学费、女儿智力三级残疾需要照顾。面对困难,陈雪珠不躲不避,一户户上门对债主承诺一定还清债务。她日夜辛劳,节衣缩食,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打杂工、做来料加工。在丈夫病逝的第二年,陈雪珠还清了信用社的3万多元贷款。经过多年的努力,她陆续将欠款还掉了大半,如今还剩四五万的债务,并乐观面对未来。
卓彦庆,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8年5月突发脑溢血去世,生前系石佛乡大力山村党支部书记。24年间,他用了18年领着村民打通29公里机耕路,实现22个自然村通路;他为散居高山上300多户村民奔波跑腿,提供各类代办服务,先后骑坏4辆摩托车,总行程达25万公里。他还带动党员纷纷加入“跑腿”行列,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跑腿书记”,直到他倒下的那天还在为村民的事情而奔波。
郑宜桔,女,1980年10月出生,模环乡士元村村民,湖镇镇解放南路麻辣烫店的店主。2018年10月中旬,一名流浪汉流浪到湖镇沿街乞讨。郑宜桔注意到后,每天两顿为他送上一碗麻辣烫,善举还带动了周围的邻居为流浪汉送衣送物。郑宜桔还亲自动手为他理发并拍成抖音,发布了19个关于流浪汉的视频,帮助寻亲,关注量高达1060万人次。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人民日报、新华社官微为其点赞。
胡森发,男,1954年8月出生,小南海镇茶圩里村村民。2018年10月4日下午2时许,胡森发在衢江边钓鱼,突然发现一名五六岁大的孩子在水中扑腾,他毫不犹豫扎入水中,抓住孩子衣服,一脚向上蹬,一手抱起孩子出水,不到一分钟,孩子被顺利救上岸。随后胡森发又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用膝盖顶住孩子腹部,用手拍其后背,终于将孩子抢救过来。胡森发被县人民政府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受到嘉奖。
姜席堰申遗团队,这是一群有担当、能吃苦的实在人。他们中有县水利局、史志办和龙洲街道的干部,有退居二线的老同志,还有热心的村民。在300多个日子里,他们“五加二”“白加黑”,为了核实一笔笔数据,跑遍了博物馆、档案馆、文史馆,跑遍了灌区的每个角落。团队克服了人手少、起点低、基础簿弱、历史资料短缺等种种困难,数易其稿,编制出史料清晰、证据有力、内容充实的申报材料,最终为龙游姜席堰摘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桂冠。
祝爱娥,女,1976年3月出生,模环乡五都桥村村民。2003年,祝爱娥大伯家3岁的儿子遭遇飞来横祸,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其母选择一走了之。祝爱娥在自
己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情况下,毅然承担起照顾大伯家孩子的重担。她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侄子身上,多年来喂饭添衣,搀扶擦洗,细致入微。面对两个家庭沉重的负担,祝爱娥毫无怨言,用她的话说,大家都是一家人,能帮则帮。2017年被评为衢州市孝心好媳妇、浙江最美家庭,2018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袁平华,男,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华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专职副主任、张王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2月起,袁平华利用空余时间,结合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创新村务治理方法,在三民工程的基础上开发应用“村情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后经总结研究在全县升级推广为“龙游通”,真正方便了百姓的实际需求,让更多群众受益。衢州市也已全面推广“村情通+全民网格”治理模式。作为基层干部,他工作细致,为民办实事,曾获省综治委、省组织部嘉奖,省万名好党员等荣誉。
夏茂发,男,1952年出生,小南海镇新山水村新西自然村村民。20189月3日18时30分许,新山水村村民毛水根在新西清洁塘边洗脚,不慎滑落到四五米深的塘中,情况十分危急。在一旁散步的夏茂发闻讯后,顾不上脱衣裤就跳入塘中救人,并在路过村民的帮助下,终于将落水者救上岸。回到岸边后,夏茂发又将毛水根倒放在地上,让其吐出肚中水,终于将其抢救过来。夏茂发被县人民政府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受到嘉奖。
夏建军,男,1975年6月出生,横山镇白鹤桥村人,杭州出租汽车集团出租车司机。2018年9月11日晚,他在接客途中路遇一位迷路的老人,在征得乘客同意后,将老人扶进车内。与老人家人取得联系后,他又连夜驱车百里送老人从杭州回绍兴老家。该事迹得到了《人民日报》官微的点赞,浏览量超10万。这一善举还获得阿里巴巴正能量奖金奖励。平日里,夏建军还有着公司“正能量”车队队长、杭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等身份,经常参加爱心助考、毅行救护、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他多次被行业协会、所在公司评为“见义勇为标兵”“优秀出租车司机”等;2016年被评为杭州最美司机。如今,夏建军又发起筹集正能量基金,将基金用于奖励做好人好事的车队队员和扶贫帮困群众是他最大心愿。
徐智平,男,1963年9月出生,塔石镇泽随村党员。2018年9月9日10时许,家住泽随村新元头77岁的徐文玉在家中烧饭时,因操作不当导致家中煤气罐着火,火势较大迅速烧毁了徐文玉家中物品。徐智平闻讯后,携带家中的灭火器迅速赶至徐文玉家中,不顾煤气罐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迅速进行灭火,在灭火器使用完之后,徐智平继续使用湿毛毯将煤气罐盖住,控制住了火情,随后到达现场的消防队将火扑灭。徐智平被县人民政府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并受到嘉奖。
黄金才,男,1944年12月出生,詹家镇人,上海铁路局原总调度长。2015年退休后,黄金才怀着浓浓的家乡情节,为家乡铁路项目建设出谋划策,倾注了全身心血。无论是“杭衢铁路通龙游并且设立龙游北站”项目争取,还是“龙游高铁站房改扩建工程”争取和实施,都离不开他全力支持和付出。他和铁路界的其他龙游乡贤经过科学认证和比选,提出在龙游设站的充足论据,最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铁路部门的肯定。龙游作为小县城有三个高铁站,离不开黄金才等一批乡贤的努力。
龚宜雄,男,汉族,197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溪口镇溪口村人。龚宜雄的叔叔龚连清是一位孤寡老人,在2009年查出患有严重肺病,龚宜雄自此主动揽下了照料叔叔的责任,直至叔叔去世。9年来,龚宜雄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着叔叔,龚连清经常在夜里发病,从最早的一年去五六趟医院,到每月至少去一次医院,最后乃至半年都在住院,每次发病,龚宜雄都会连夜包车将叔叔送至急诊室并陪伴整晚。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侄子,而龚宜雄用实际行动真正阐释了孝老爱亲的本意。
董红专,男,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红专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家镇夏金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来,董红专敢为人先,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成长为如今全市承包面积最大的种粮大户。他积极创新粮食生产和服务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品种、育秧、机插、统防统治、收购、烘干、加工包装、品牌销售等“八统一”,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服务种粮农户。他为村民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和务工机会,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增收。CCTV《奋斗》、浙江日报、衢州日报多次报道其事迹。他先后被评为2012年度衢州市优秀种粮大户,2013年度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种粮大户,2017年度浙江省第二届“河姆渡杯”优秀种粮大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18年度入围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
傅雅萍,女,1989年12月出生。2017年6月被录用为罗家乡罗家村专职网格员。她凡事都以服务村民为出发点,利用业余时间逐户走访,逐一填写网格住户调查表,基本掌握了网格内的所有信息。担任专职网格员工作以来,共走访重点人员237人次,重点场所10处,走访网格农户实有房屋275处,通过排查发现安全隐患8处,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45次。她耐心细致帮助和答复村民因分户、户籍等需提供的资料和程序,前后为村民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务达70余次,极大方便了村民办事,村民们把她当做自己的亲人,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与她交流沟通。
雷永珍,女,1969年5月出生,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她于2000年创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平台,坚持定期开展糖尿病教育指导活动。迄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上万名成员的“糖尿病患者之家”。她全年深入各个乡镇、村开办讲座、免费发放资料、普及健康知识,为生活困难的患者家庭送温暖。多年来,她到基层免费健康知识讲座136场,义诊86次,为基层医务人员义务培训78次。2008年为糖尿病患者申请到农保的门诊特病管理政策,使治疗达标率明显提升,致残致死率明显下降,该模式在衢州市推广应用。2017年申请获得“中国基层糖尿病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与评价”项目,龙游被选为国内首个试点县,并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授牌“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示范中心”,龙游为全国首家示范中心点。2018年被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评为十大优秀基层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