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系统谋划 争当美丽典范做好集约集聚 打造“溪口样本......划重点聚力量 强监管助拆违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乡村振兴 04版: 专版

注重系统谋划 争当美丽典范



  一、顶层设计彰显“三导控”
  1.自然村分类导控。将全县1283个自然村划分为集聚、控制、萎缩三种类型,按照“进城入镇一批、中心集聚一批、特色保留一批、面上搬掉一批”思路,全县自然村缩至616个。同时构建“1221”城乡规划体系,即1个中心城区+2个中心镇+21个中心村。
  2.人口流向导控。对农村迁出人口按照“721”比例进行梯度安置导控,即70%进入中心城区、20%进入镇区、10%进入中心村。城镇常住人口提高一倍以上,新增14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超过70%人;全县城镇化率超过70%。
  3.集聚体系导控。优化人口集聚方式,形成“555”人口集聚体系,即5个县级中心城区集聚小区,5个县级乡镇集聚小区,5个乡镇级集聚点。
  二、实施体系突出“三层级”
  1.完善村庄规划。按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要求,完成70个村庄的规划修编工作,为规范农村建房管控提供有力支撑。按照专项工作部署,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村庄规划编制,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2.加强村庄设计。积极开展村庄设计,提高村庄设计覆盖率,塑造乡村特色空间肌理和空间节点乡土景观风貌。以村庄规划设计落地为重点,高水平编制农房风貌提升30个重点村和省级村庄规划设计落地试点庙下乡浙源里村村庄设计。
  3.精心农居设计。按照“满足基本功能、经济可行、突出地域地貌特色、体现整体美观”的要求,给合龙游浙西民居特色,推进图集修编,提高农房设计通用图集使用率,制定《龙游县农民建房风貌管控导则》,规范化引导农村风貌整治建设。
  三、组织实施抓好“三关键”
  1.培育示范带。围绕龙游花海田园综合体、龙南溪口至毛连里风景线、横山十里荷花长廊3个先行区和美丽乡村大花园士元实验区建设,通过人口大集聚、土地大流转、环境大整治、产业大提升,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大花园示范样板。
  2.抓好“世遗”联动。以姜席堰世界水利遗产为核心,充分挖掘沿灵山江地域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和风貌,按照“线上美丽、点上出彩”要求,从基础设施改善、景观人文打造、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精品”,提升龙洲美丽乡村的特色内涵、提高美丽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建设示范民居。以溪口翠竹,石角、志棠等安置小区为浙西民居落地为试点,推进龙游特色浙西民居风貌引导。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白墙、黛瓦、马头墙、檐口、门窗、栏杆等龙游传统建筑元素,彰显龙游特色民居风貌。
  四、推进方式依托“三机制”
  1.完善建房管控制度。出台《龙游县完善农村居民建房服务管理体系提升民居特色风貌的工作方案》《关于完善农村居民建房服务管理体系提升民居特色风貌的若干意见》《龙游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外农村居民建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龙游县村庄分类管控细则(试行)》《龙游县农民建房风貌管控导则(试行)》《龙游县“金房券”安居工程实施办法》《龙游县农村“金宅地”制度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
  2.探索管控机制。先行探索建立乡镇规划员、国土员合署办公机制,8月份完成规划国土基层站所融合。继续发挥驻乡镇(街道)规划师作用,指导乡村规划实施,服务具体的规划建设。出台《龙游县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试行)》,将建筑工匠纳入风貌管控机制。
  (县规划局局长 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