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患”: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记者 邵美霞 罗意 通讯员 金幼林 吴佩
爱犬随地大小便主人也不处理、凌晨和半夜狗吠扰得人无法入睡、没有拴绳的宠物狗兀自撒欢……本应是人们生活中的“狗趣”,为何如今成了“狗患”?
请看这样一组数据,今年以来———
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共接到有关“狗”的警情,譬如狗伤人的、扰民的、因狗引起的交通事故或纠纷的共有106起;
县“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共受理有关“狗”的电话和投诉信件共180起,转办91起;
截至7月,全县有2922人因被狗咬接种狂犬疫苗,其中6月至8月,每月均有500人左右,意味着这个夏季每天有16人被狗咬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犬类管理中心的数据统计,全县城区约有3000多条犬只,目前上牌数量仅为800多条。
几串简单的数字却清晰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推动文明养犬,加强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扰民、纠纷不断
5月9日,城区一女士通过“12345”热线反映,位于新华路2号的一住户在顶楼平台上养了只大狗,许是因为刚生完小狗,一到晚上叫声很大。他们一家人半夜常被狗叫声吵醒,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休息,希望相关单位前来调查核实并要求其文明养犬。
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调查发现,新华路2号的五楼住户共有3只犬,但为3个家庭所有。工作人员与之沟通后,当事人已办理完相关证件,并承诺另两只犬在月底前自行处理。6月11日,执法队员再次现场复核,确认该户只有1条犬只,符合城区养犬规定。来电人也表示叫声扰民现象已经解决。
而狗吠扰民只是“狗患”问题中很小的一部分,有时犬只还会造成养犬人和市民间的冲突。邓女士和张先生都是城南市场门口的商贩。上个月底,邓女士因天气炎热想切个西瓜解解渴,遂到张先生的摊位借菜刀。不料对方养的狗突然窜出,冲上来就在邓女士的腿上咬了一口。邓女士到医院进行处理后,要求张先生赔偿医药费,认为是因为狗没有拴住而伤人。而张先生则认为,狗是“看家护主”,是邓女士自己取菜刀引起的,拒绝赔偿。一来二去,素日相处不错的同行闹起不愉快,无奈之下,邓女士选择报警。事后,经民警耐心调解和劝导,张先生同意承担相应的医药费。
公共环境遭破坏
家住锦绣龙城的吴女士每天早上有晨练的习惯。她曾在朋友圈吐槽,在龙洲公园的草坪上不幸“中招”的遭遇。
春秋的早晨,城区的公园显得更热闹,除了一早来公园锻炼身体的,还有不少陪着主人一起“舒散筋骨”的。大的、小的,黑的、白的,时间长了,狗狗们也成了“熟相识”,每次见面,就会一起在草坪上撒欢儿、相互追逐,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实在不雅观。今年春天,吴女士带着外孙女在草坪上休息,结果不小心,不知事的外孙女就去“把玩”狗屎,“真的太脏太恶心了。”市民中招,最辛苦的还属环卫工。一位负责公园附近的环卫工就表示,对于一些直接便在过道上的狗屎,他们看到了就得清理,“经常捡粪便,感觉很不好。”
除了公共环境遭到破坏外,流浪狗的增多,也使公共安全堪忧。2016年6月21日,龙洲街道柳村村,年过六旬的老傅被一条七八十公分长、40来公斤重的,就像发了疯似的狼狗咬伤腿。事发后,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赶到现场,在确保周围村民安全的情况下,连开6枪将疯狗击毙。所幸,老傅经医院及时诊治,伤势平稳,并无大碍。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县犬类管理中心收容的流浪和被遗弃的犬只共有1100多只,而这个数一直在不断增加。接下来,是否会继续发生类似流浪狗伤人事件,无人知晓,但不得不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做到文明养犬
事实上,城市养狗引起的争端也不能完全“赖”在狗身上,之所以有人反感养狗,很大一部分都是和犬主的做法有关,因此我们才提出“文明养犬”的口号。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自电视问政第二期播出后,来犬类管理中心为爱犬办证的市民相对增多了不少,据工作人员介绍,日“上证”犬只在20只左右。“希望没有办证的犬主赶紧来。”
与此同时,文明养犬的观念也在逐步深入人心。这些天,家住阳光小区的陈阿姨就特意给爱犬买了一条“狗链子”。刚拴上链子时,爱犬还有些不习惯,但陈阿姨认为,狗和人是一样的,只要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不会感到不适,退一步说,拴好狗绳一方面可以防止狗伤害到别人,另一方面,也能防止狗走失。
“文明养狗,要有耐心。”谢海燕因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年3月,她养了一条温顺听话的拉布拉多犬。每天清晨或傍晚,谢海燕都会牵着它,带它去家附近的江滨公园散步。出门前,她必要带上专业的狗粪袋或者纸巾,只要狗狗拉便便,她就会第一时间捡起来、装好,扔到垃圾桶。谢海燕认为,既然要养狗,就要做到“文明”两字。“我身边养狗的邻居就做得很好,我们相互学习。”
他山之石
济南市:养狗不仅要有“狗证”文明养犬实行积分制
山东省济南市首次试点“养犬积分制”,并制定了《文明养犬信用计分制实施细则》细则包括4种违规情况“扣分项”和3种好做法“奖分项”。犬主如果不文明养犬将被扣分,参与劝阻不文明养犬活动、自愿在社区协助居委会或物业公司做文明养犬宣传工作等,能获得奖励分。养犬人持养犬登记证参加加分活动,一个计分周期(两年)最高加分9分。如,计分规则对外出遛狗时不用狗链牵引,一次扣3分;狗扰民第一次,扣3分;第二次,扣6分;第三次,扣12分;不办理狗证年审一次扣12分等。若被扣完12分,民警将暂扣养犬登记证,待养犬人学习文明养犬知识并考察合格后再发还养犬登记证。
为了解决不文明养犬行为取证难、追踪难、处罚难,济南市城管局借用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系统,对养犬人携犬出户不及时清理粪便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有效取证,依规处罚。
青岛市:每户限养宠物犬一只
《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养犬人须携犬只到公安机关设立的养犬登记服务场所办理信息登记,领取犬牌,按照每只犬4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据介绍,养犬管理服务费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要用于养犬信息登记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犬只捕捉、犬只收留等。
按照相关条例,市公安局依托宠物医院等社会资源,在市内选定24家宠物医院作为养犬登记服务站,完成养犬登记收费系统建设,并派驻民警和辅警开展养犬登记和收费相关工作,并查处养犬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行为。同时,市畜牧兽医局选定30家宠物医院作为犬只狂犬病定点免疫服务单位,开展狂犬病疫苗免疫注射,加施免疫电子标识和发放免疫登记卡等工作,查处养犬人不为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行为。
国外:拒不改正者将被重罚
在英国,北安普敦郡达文特里市对遛狗者不收拾狗粪的行为出了重拳:如果出门遛狗不带狗粪袋,主人会被罚款100英镑(约合883元人民币)。如果7日内未交罚款,主人可能遭到指控,罚金最多可增加到1000英镑(8831元人民币)。西班牙马德里,如果不清理干净狗留下的粪便,遛狗人将会被要求清扫整条大街。在加拿大多伦多,市民将宠物粪便扔在公园垃圾箱里还不行,而是要打包回家,自己处理。
编后语:有人说,养狗不栓绳、不及时清理狗粪,其实是养犬人的文明素质问题。其实不然。养狗表面上看是个人的事,但是从占用公共资源这个角度看,却不是私事。譬如,不清理狗粪,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侵犯,更是对公共利益的侵犯、对现代文明的破坏。再说,狗是一活物,大型的烈犬还具有攻击性,那就更不是私事,要不要养、怎样养,是私事,但如果狗伤到了人,越过了界,对他人利益造成了损害,这就是“公事”。
推动文明养犬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急于一时。在法律框架内,既要明确违法养犬行为的民事责任,也要明确相应的行政责任。不但要有立法、执法,还要加强生命伦理教育,强调市民个人责任,提升养犬人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