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小型水库洁水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方法制定。
本标准由衢州市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龙游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金春、叶霆、毛泽楷、于瑾、朱允刚、葛宏培、邓蕾、翁旭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塘小型水库洁水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鱼种放养、日常管理、捕捞、质量检测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衢州市行政区域内山塘、小型水库的水产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1777鲢鱼苗、鱼种
GB11778鳙鱼苗、鱼种
NY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3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T5295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33/T847有机鲢鳙鱼养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山塘
库容在1万m3至10万m3之间的筑坝蓄水塘。
3.2小型水库
库容在10万m3至1000万m3之间的水库。其中,库容在10万m3至100万m3的为小Ⅱ型水库,库容在100万m3至1000万m3的为小Ⅰ型水库。
3.3洁水养殖以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主要养殖品种,养殖过程中不使用畜禽排泄物、化肥等肥料,利用水体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获得水产品并有效保障水体生态平衡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
4环境要求
4.1产地要求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条件应符合 NY5361的要求,产地环境应使用NY/T5295进行评价。
4.2水质要求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山塘、小型水库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4.3底质要求
底质应符合NY5361的要求。
5鱼种放养
5.1放养前准备
在每个生产周期利用冬天无雨季节清淤,淤泥厚度保留在0.2m~0.3m为宜,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干塘清塘用量为450kg/hm2~750kg/hm2;带水清塘平均水 深1m,用 生 石 灰1500kg/hm2~2250kg/hm2。
5.2山塘放养
5.2.1放养品种
以鲢鱼、鳙鱼为主,搭配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鲴鱼等中下层鱼类,搭配比例6:4~5:5,鲢鱼、鳙鱼放养比例为6:4~7:3,根据水体的营养程度及养殖技术进行调整。
5.2.2放养规格
鲢鱼、鳙鱼规格为20尾/kg~30尾/kg。
5.2.3放养密度
放养鲢鱼、鳙鱼6000尾/hm2~7500尾/hm2为宜。
5.3小型水库放养
5.3.1放养品种
以鲢鱼、鳙鱼为主,可搭配鲴鱼、草鱼、鲫鱼、鲤鱼、鳊鱼等中下层鱼类,搭配比例不超过20%。鲢鱼、鳙鱼的比例,根据水体的营养程度及天然饵料组成来确定,鲢鱼、鳙鱼放养比例一般为6:4~7:3。
5.3.2放养规格
鲢鱼、鳙鱼放养规格为6尾/kg~20尾/kg。
5.3.3放养密度
放养鲢鱼、鳙鱼,贫营养型水体以450尾/hm2以内为宜; 中富营养型水体以600尾/hm2~750尾/hm2为宜; 富营养型水体以1050尾/hm2~1500尾/hm2为宜。水体营养划型应符合DB33/T847的规定。
5.4鱼种来源与质量
5.4.1鱼种来源
鱼种来源于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水产苗种生产场,并检疫合格。
5.4.2鱼种质量
鲢鱼鱼种质量应符合 GB11777的规定。
鳙鱼鱼种质量应符合 GB11778的规定。
其它鱼种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5.5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须经消毒,用3.0%的食盐水 浸 泡10min~15min 或 用10mg/L~3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10min~30min。
6日常管理
6.1档案管理
建立养殖“三项记录”档案,包括生产、用药、销售等情况的记录及巡塘记录等。
6.2投饲管理
可投喂配合饲料及青饲料,配合饲料的卫生和安全质量应符合NY5072的要求。投饲应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投饲、定位投饲、定质投饲、定量投饲。投饲量为吃食性鱼类鱼体体重的1%~3%,根据季节、天气及摄食情况及时调整。
6.3水质管理
6.3.1禁止施肥
不得投放畜禽排泄物和化肥等肥料。
6.3.2微生物制剂施用
定期调控水质,15d~30d施用光合细菌、EM 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15kg/hm2~25kg/hm2稀释后全池泼洒。
6.3.3增氧设备使用
根据养殖密度配备增氧设备,适时开机增氧。保持水质符合NY5051要求。
6.4水生植物种植
在养殖水域固定区域搭配种植漂浮性、沉水性、挺水性植物,占养殖面积的3%~10%,根据养殖生产及水面情况调整。常见水生植物及种植密度见附录A。
6.5病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生长季节,每隔15d,以生石灰化浆泼洒,每米水深用量为150kg/hm2~225kg/hm2。当发生病害时及时对病鱼使用常规渔药。渔药使用和休药期应符合NY5071要求,不得使用有可能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的渔药。
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见附录B。
6.6安全管理
加强巡库检查,做好防逃、防盗,清除水面垃圾及漂浮物。
7捕捞
采取轮捕轮放或者年底一次性捕捞。采用拉网捕捞或干塘的方式。
8质量检测
8.1产品检测
定期对养殖产品进行检测,出售前必须经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产品应符合NY5073的规定。
8.2水质检测
定期对养殖水域进行水质检测,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表A.1衢州市常见水生植物及种植密度
植物类型 植物名称 种植密度
挺水植物再力花 10芽/丛,(1~2)丛/m2海寿花 (3~4)芽/丛,(9~12)丛/m2花叶芦竹 (4~5)芽/丛,(12~16)丛/m2香蒲 (20~25)株/m2芦竹 (5~7)芽/丛,(6~9)丛/m2慈姑 (10~16)株/m2
黄菖蒲 (2~3)芽/丛,(20~25)丛/m2
水葱 (15~20)芽/丛,(8~12)丛/m2花叶水葱 (20~30)芽/丛,(10~12)丛/m2千屈菜 (16~25)株/m2泽泻 (16~25)株/m2芦苇 (16~20)株/m2沉水植物
苦草 (40~60)株/m2竹叶眼子菜 (3~4)芽/丛,(20~30)丛/m2轮叶黑藻 (10~15)芽/丛,(25~36)丛/m2穗状狐尾藻 (5~6)芽/丛,(20~30)丛/m2浮叶植物
睡莲 (1~2)头/m2萍蓬草 (1~2)头/m2荇菜 (20~30)株/m2芡实 (4~6)m2/株水鳖 (16~25)株/m2莼菜 (10~16)株/m2
表B.1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发病季节 症 状 防治方法水霉病
常年可见,
2月~5月
易发生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寄生部位充血。避免鱼体受伤,3%食盐浸浴10min-30min,或400mg/L食盐、小苏打(1:1)全池泼洒。
细菌性烂
鳃、肠炎、
赤皮病常年可见,5月~7月易发生
烂鳃、肠炎、体表充血、
鳞片脱落、皮肤溃烂
等。疾病早期,改良水质,水温稳定,投喂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或1mg/L~2mg/L漂白粉全池泼洒。
车轮虫病5月~8月 鳃组织损坏。 0.5mg/L~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斜管虫病5月~8月皮肤和鳃呈苍白色,或体表有浅蓝或灰色薄膜覆盖。
0.5mg/L~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
合剂(5:2)全池泼洒,或3%食盐浸
浴10min-30min。锚头蚤病
常年可见,
6月~9月
易发生体表肉眼可见虫体,常红肿发炎有缺口。初期鱼体不安,减食,消瘦,迟缓。
1.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量为200mg/
L~250mg/L。2.鱼种放养时用高锰酸
钾液浸浴,用量为20mg/L,时间10
min~30min。浸浴后药物残液不得
倒入养殖水体。3.0.5mg/L~0.7mg/
L90%敌百虫全池泼洒。中华蚤病4月~9月 鳃丝局部发炎、肿胀、颜色发白 90%敌百虫和硫酸亚铁合剂(1:4),0.25mg/L全池泼洒。打印病
常年可见,
5月~10月
易发生肛门附件出血性红斑,红斑处鳞片脱落,表皮腐烂,皮肤充血发炎
0.7mg/L~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细菌性败血症
常年可见,
2月~11月
易发生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
1.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量为200mg/
L~250mg/L。2.0.3mg/L~0.5mg/L含氯
制剂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