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的千娇百媚里醒来告别春天,夏季开始农 谚立夏前二日作日忆京师诸弟立夏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二十四节气·立夏 04版: 专版

告别春天,夏季开始



  ●石 颜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夏满芒夏暑相连”,夏季的六个节气分别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夏,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古书上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农谚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龙游南乡有“立夏晴,蓑衣笠帽满田堘”的说法,意思是指立夏日晴,阵雨较多,干活很麻烦。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中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还返,行赏、封诸侯,庆赐逐行,无不欢悦。”同时,指派官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汉代沿承此俗,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还有馈赠礼品的说法。清代《帝京岁时纪胜》有“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的记载。可见古代人们把立夏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龙游东南西北乡都有立夏日称体重和吃鸡蛋的习俗,说是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因此过去立夏这天给小孩子称重最常见。吃“立夏子”即吃鸡蛋,说立夏吃了鸡蛋不会腿软,不会没力气,不怕烈日晒。南乡有些地方还要做立夏馃,采些嫩苎麻叶,涮熟捣碎混入糯米粉之类做成馃丕,然后包入以腌菜毛笋粒为主的馅料,蒸熟便可食用,往往做些存放好几天。立夏馃倒不是什么美味,也不是改善生活的方式,主要是用来充饥的。立夏,是农村中的繁忙季节,种管农活非常集中,中稻插秧,早稻管理,玉米、番薯种植全面展开;蔬菜水果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各种农活接踵而至,农民们往往早出晚归,出早工或加晚班之前,弄两个立夏馃咬一咬,不至于太饥饿。
  当然,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耕作制度的改进,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们愁忙愁累的程度也大不如从前了,“立夏子、立夏馃”不再常见,夏季如何养生等生活小知识,逐步成为普通百姓所关心的话题。如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进行午休。午饭后,人的身体为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加上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劳累,脑细胞也处于疲劳状态,故有昏昏欲睡感。通过午睡来进行调节,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的劳作。在饮食方面,提倡早、晚进餐时多食粥,午餐时多喝汤,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多吃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优质蛋白。在运动方面,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夏季是充满期待的,夏季是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立夏不过只是夏季的开始,只有当你渡过那整个火辣辣的夏季,才能迎来一片喜悦的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