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游县2015年国民经济......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报告发布 04版: 专版

关于龙游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6年1月30日在龙游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龙游县发展和改革局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执行情况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克难攻坚,奋发有为,在宏观经济总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实现了全县经济平稳发展。虽然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未达到预期,但这既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的理性回归,更是调结构、促转型的主动作为。
  (一)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8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01.44亿元,增长5.6%(工业增加值89.17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80.71亿元,增长11.2%;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6亿元,增长11.8%;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15.0%;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26亿元,增长11.3%;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485万美元,增长0.8%;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89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99元,增长9.9%;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年初确定的目标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虽然从全年指标完成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未达到预期目标。但从横向、纵向比较看:一是主要指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走在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市0.3和0.6个百分点;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产增长11.2%,占比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四重双百”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2015年共安排“四重双百”项目134个,年度计划投资10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4.77亿元,投资完成率为81.5%,其中: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共50个,年度计划投资48.14亿元,累计开工44个,开工率为88.0%,完成投资39.99亿元,投资完成率为83.1%。重点城镇建设项目:共19个,年度计划投资14.6亿元,累计开工18个,开工率为94.7%,完成投资10.87亿元,投资完成率为74.5%。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共35个,年度计划投资28.23亿元,累计开工34个,开工率为97.1%,完成投资21.86亿元,投资完成率为77.4%。重点公共事业项目:共30个,年度计划投资13.03亿元,累计开工26个,开工率为86.7%,完成投资12.05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2.4%。
  (三)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一年来,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主动顺应经济新常态,在稳定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推进新旧动力转换,努力保持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以“两区一中心”为载体,整合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着力优化农业转型发展平台。全年共投入1.56亿元,实施了粮食功能区、富硒产业集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千亿斤粮食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农业两区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项目6个,完成投资1.36亿元,其中,大咯大智能化养殖、小王姜有机生态农场、富硒产业服务中心、浙江枫晟科技研发中心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有序推进,有力地促进农业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全年新增各类家庭农场203家。着力推广“互联网+三农”,大力实施“农村淘宝”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新兴营销模式不断拓展,200余家合作社与超市、学校等签订订单总额达9000余万元。1-12月份,特种养殖、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笋竹、畜牧、水产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2.0%、1.1%和8.7%。
  ———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2015年,我县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99.62亿元,增长1.2%,虽然回落明显,低位增长,但总体平稳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提升。转型升级步伐稳步推进。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8.2亿元,增长26.2%,占工业投资比重的64.7%,总投资3亿元的中国油烟净化高科技产业园落户龙游工业园区;注重产学研结合,新增省市级研发中心5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新产品45项,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64家,增长77.8%;完成个转企131家、小升规12家,拟挂牌上市签约企业21家,其中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大咯大”品牌鸡蛋在浙商所挂牌上市。新兴产业稳步发展。着力培育生物科技、绿色食品饮料等新产业,天顺制药、旭光激光再制造、上海驰怀新材料、高德宝利环保材料、东方阿萨克作物科技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2015年完成投资4.43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依然明显。全年,特种纸、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产值92.59亿元、36.08亿元和34.51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4.5%;部分产业发展态势较好,特种纸产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增长7.8%。
  ———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分别快于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较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完成服务业投资65.74亿元,增长23.8%,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8.8个百分点,全年,新备案服务业项目255个,完成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17.29亿元,增长16.9%。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发放“安居创业”贷款7500万元,截止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4.6亿元,较年初新增20.7亿元,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6.3亿元,较年初新增13.8亿元。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龙游国际家居建材城、龙游人民广场城市综合体(一期)、龙游世贸商业城等一批重点商贸服务业项目顺利推进,截止11月底,零售业增长13.7%,餐饮业增长12.5%,2015年,服务业规模企业达113家。旅游业平稳发展。以省文旅融合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县契机,突出“龙游石窟”旅游品牌引领作用,稳步推进紫檀孝福国学博览园、石窟休闲度假中心、民居苑拓展工程一期、龙游石窟洞内灯光改造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9%和20.2%。新兴服务业逐步兴起。具有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红木小镇列入省首批产业特色小镇创建计划;总建筑面积8280平方米的龙游电商城正式开业,目前已签约入驻商家45家; 总投资2.2亿元的龙游申通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开工建设。
  2.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以美丽县城试点为契机,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为载体,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并以此推动区域环境治理,城市品质提升,县域生态优化。
  ———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按照“主攻城东、改造老区、强化管理、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战略,协调推进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围绕“三横四纵”道路骨架系统,加快城东新区路网建设,伯珍路、友钦路、集贤路完成初步设计,文靖路、荣昌东路、子鸣路、学士路已开工建设;集拆迁安置、危旧房改造、保障性用房为一体的子鸣社区安居工程桩基完工,职教中心、物流园区横九路道路工程基本完工,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聚能力不断提升;湖镇镇、溪口镇集镇主要道路绿化及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投资2600万元,中心镇面貌进一步改善;华都首府、观澜壹号、阳光水岸二期等商住小区已基本完工,人民广场改造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完成地下二层主体工程,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旧城改造稳步实施,小高山、大南门拆迁改造收购计划及工作方案已确定,完成阳光小区、亚伦生活小区等全县旧住宅区改造和综合整治面积56.68万平方米,惠及户数5034户。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今年以来,我县继续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为载体,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展高污染车辆禁(限)行和淘汰工作,截止12月底,全面淘汰黄标车,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8起,移送公安机关7起,258家餐饮单位完成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全县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1-12月份,城区空气自动监测有效天数355天,优良天数292天,优良率82.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5.2个百分点,PM2.5浓度年均值较去年下降了27.5%。全力推进“三改一拆”,1-12月,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5756起,总面积140.57万平方米;全县912家生猪养殖场全部截污到位,其中,280家完成生态化治理,217家完成工业化治理。加快一批治污设施建设,2015年,城区和6个建制镇建成污水管网26.53公里、雨水管网20.06公里,完成7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12月,地表水达标率为100%,钱塘江流域交接断面出境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3.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年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全力推进一批民生事业项目,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提升改造工程投资1200万元,湖镇初中教学楼已完工,模环小学、启明小学教学楼主体施工,十里铺小学扩建工程主体已结顶,柳村小学扩建工程教学楼已完工,全年累计完成教育项目投资1.75亿,学校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加快,溪口镇、小南海镇等乡镇启动建设,湖镇镇、横山镇综合文化站已运营。强化卫生基建项目建设,小南海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楼和沐尘乡卫生院门诊楼拆建工程已完工,标准化村卫生室已建成投入使用13家,县人民医院后勤综合楼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一批民生项目顺利推进,灵江家苑安居工程一期主体施工,完成投资7000万元,龙游县社会福利中心康复医院内部装修,龙洲、模环、泽随等乡镇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新建供水管网6.8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2.07公里,继续实施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4100人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横山、石佛、泽随等11个片区的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共治理河道245.32公里,治理池塘231座,河道疏浚209.24公里,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15年公路大中修工程已完工,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继续实施广电惠民工程,15个乡镇(街道)、262个行政村、车站、广场、旅游集散点等公共场所的完成联网播控。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县上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主动调结构,加快促转型,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须引起关注:一是工业产业层次偏低,新的增长点还未形成规模,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教育、医疗、文化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仍有待提高;三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扩大民间投资领域上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期目标
  “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2016年作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局之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必须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周边县(市、区)发展态势和龙游的现实基础与发展要求,建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生产总值增长6.5-7.0%。其中一产增长1.5%,二产增长6.1%(工业增加值增长4.0%),三产增长8.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确保完成市下达目标。
  (一)全县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建议增长6.5-7.0%。主要考虑:
  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平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2015年GDP增长6.9%,低于全年增长目标,25年来首次跌破7%; 我省自2009年以来,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换档”态势,2009年至2014年,GDP 年均增速是8.9%,去年7.6%,今年前三季度8.0%;我县“十二五”GDP平均增速10.0%,去年(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下降为8.0%,今年四季度分别为8.4%、7.5%、7.2%和7.2%。从经济增长运行趋势看,无论是全国、我省还是我县,都呈“减速换挡”的态势,进入中高速增长。
  2.把握产业发展实际。从我县当前产业发展实际看,工业经济低速增长局面仍难改观。主导行业增长乏力,2015年,纺织服装和装备制造业分别下降3.3%和11.3%。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主要行业仍未走出低谷。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企业经营成本尤其是企业职工工资、“五险一金”社保等刚性支出持续上升,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较大压力。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低,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也将对稳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3.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新常态下,速度变化是表象,结构调整才是本质。预期增长目标制定既要体现合理、适度的增长,更要为调结构、促转型预留空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将以“两化两游”为统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符合绿色化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增长预期定在6.5-7.0%既考虑为调结构、促转型预留了空间,又具有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今年以来,道明光学、伊利乳业、维达纸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光明铁道、禾川科技等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不断成长;生态循环农业稳步发展;电子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 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支撑。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建议增长10%。主要考虑: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近期,发改委出台八大举措促投资稳增长,突出抓好专项建设基金投资工作,充分发挥投贷结合、债贷组合效应;财政部出台《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将实施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统筹资金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建立盘活存量资金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尽快设立PPP引导基金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计划实施项目看,2015年安排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四大领域重点实施项目134个、前期项目110个,其中约53个项目将转为2016年的续建项目,当年可完成投资约57亿元。2016年计划新建项目88个,当年投资约69亿元。两项合计可支撑2016年预期目标的80%左右。同时,“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对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支持力度会继续加大;旅游休闲、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投资热点将支撑投资平稳增长。
  从投资领域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谨慎,制约投资较快增长的不利因素较多。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预计将成为2016年我县投资增长的短板。当前,工业投资形势严峻,近三年工业投资维持较大体量和较高增幅,随着华电热力、维达三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完工,工业投资将缺乏重大项目支撑;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今年在建房地产项目7个,比去年同期减少6个,且都为续建项目,下阶段房地产投资形势依旧不明朗;基础设施、服务业重大战略项目均处于谋划对接阶段,项目能否实施不可预测。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预期目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增长8%。主要考虑:“四重双百”重点项目的实施,为建筑营业税提供增长点;一批重点企业预计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近几年税收50强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连续榜上有名,这批企业基本处于平稳发展期,受外部环境影响相对较小,预计2016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也将为税收增长提供支撑。但随着房地产业的下滑,地方税收将出现一定的下滑,因此,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平稳增长,但增幅将略低于今年。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预期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议增长10%。主要考虑: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稳步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信息、节能环保、健康养老等消费潜力释放,高端餐饮、住宿等行业积极面向市场转型,都有助于今年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难度加大,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所不足,新的大宗消费热点尚未有效形成,加上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分流趋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的压力不减。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预期目标
  外贸进出口总额建议增长5%。主要考虑:近年来,在我县招商引资新引进落地企业中,出口导向型企业占比较低,有一定规模的出口企业较少;大部分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品质层次提升空间小,且产业分化不能形成集聚效应,抗风险能力较低,在复杂多变国际经济形势下,极易受到冲击。同时,我县的进口基本依赖于造纸企业的原材料进口,这种单一的进口结构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进出口趋势看,未来会进入“出口多少不重要,出口什么才重要”的新阶段,结合我县进出口企业实际,定在增长5%比较合理。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预期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议分别增长8%以上、9%以上。主要考虑: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我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用工成本已经大幅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难度较大。“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推进约束一产发展,失地农民保险等社保支出增加降低可收入水平。结合明年实际情况,建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9%以上。
  (七)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建议控制在4.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建议控制在4%以下。近年来我县均保持了较低的生育水平,即使我县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据测算,近三年预计每年多生育300-500二胎新生儿,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建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八)节能减排预期目标
  节能减排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既是我县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五水共治”的目标要求,必须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2016年“四重双百”重点项目预排情况
  实现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关键是项目。2016年全县预计共安排“四重双百”重点项目141个(实施类),计划总投资473.88亿元,其中2016年计划投资126.34亿元。
  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共51个,计划总投资293.56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56.79亿元,主要项目有龙游申通电子商务产业园、家居建材市场、世贸商业城、中国红木家居文化园等。
  重点城镇建设项目。共20个,计划总投资40.54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16.59亿元,主要项目有龙游城东片区道路工程(一期)、龙游城区绿道一期工程、2016年龙游县城亮化提升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共40个,计划总投资105.04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37.28亿元,主要项目有衢宁铁路(龙游段)、晶科光伏、桥头江特大桥工程等。
  重点公共事业项目。共30个,计划总投资34.74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15.68亿元,主要项目有龙游县博物馆、子鸣社区安居工程、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