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光:让带露珠的蔬菜上高校......关于征集两所学校校名公告90后女孩的“宠物情缘”柳村小学成立蒲公英合唱团温州银行助您实现理财梦全县初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无标题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生活随笔 04版: 专 版

家庭农场成长足迹9

钟建光:让带露珠的蔬菜上高校餐桌



  “借助蔬菜配送渠道,我们的蔬菜销售途径广了,收益也更多了。”5月20日,说起蔬菜销售经,龙游建光蔬菜配送公司负责人钟建光感慨颇多,他说,蔬菜销售关键还是在渠道,只有渠道通畅了,农户增收才能顺畅。

  拓宽信息流

  2004年的外销困境让钟建光把蔬菜销售的重心转回国内。几方探索下,2010年,他把销售目光从超市转向高校。“只要东西质量好,基本没有退货情况。”钟建光说。由于销售量越来越大,钟建光的蔬菜合作社渐渐无法满足需求,如何才能扩大农产品的来源呢?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农户负责种植,我负责销售”。为了确保供应的农产品质有保证,每年初,建光蔬菜公司都制定“书面合同示范文本”,详细罗列收购价确定方法、技术服务形式及违反合同应负责任等相关事宜,依据法规协调行为。
  订单农业模式把种植、加工、销售串成一个整体。钟建光的配送农产品新增了禽蛋加工、发糕制作等订单农业,为当地11家中小规模养殖场及近四十户养殖户搭建了稳定发展蛋鸭的平台,同时也保障了农产品来源。龙游发糕、皮蛋、腌鸭蛋等农副产品正通过钟建光的配送源源不断地销往杭州,“配送量很大,特别是鸡蛋基本上我们要一天一车运往杭州,大约有五吨左右。”

  紧握技术流

  “果蔬配送贵在速度,要解决果蔬的保鲜等问题,关键还是要靠技术。”农产品受季节因素影响大,传统蔬菜种植成长期慢,保鲜期短,是果蔬配送中的老大难问题。“要提高配送速度,果蔬的品种很重要。”为此,钟建光与浙江农科院合作,积极研发新品种。如今,他已在建光蔬菜合作社中开辟培育基地,品种试验成功后将移交给合作社和老百姓种植,通过配送安全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实现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管理,从根本上统一农产品的质量,解决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
  产品质量好了,配送过程的保鲜技术也非常重要。夏天,气温高,果蔬的保鲜时间更短,通常在物流距离上下功夫,尽量挑选短途的农蔬产品。谈起今年夏天果蔬的保鲜措施,钟建光显得很沉稳,丝毫不见担忧:“我们正与农科院合作研发一种高科技的冷藏设备,既可以延长保鲜时间,又不减少果蔬的维生素等营养含量。”

  建基地物流
  
  通过三年的发展,钟建光在杭州成立了两个配送基地,每天为浙江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食堂配送蔬菜,逐渐形成了“合作社—配送基地—高校”的物流配送模式。“种植户只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农产品的准备工作,通过物流平台,基本都能全部销售,销售风险降低了很多。”高校通过电脑下单后,基地会首先通知合作社做好收割准备,“特别是蔬菜,一般都是下单后临时收割,这样可以保证蔬菜的新鲜度”。根据调配,一般下午两点左右进行收购,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装车后即刻运送至杭州配送基地。送到基地的果蔬通过标准秤称量后,用包装盒足量包装等待运送。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配送基地的三辆配送车就开始不停地忙碌,在早上8点前完成全部配送工作。
  “6月份要再买辆车,争取下半年禽蛋蔬菜达到一天6万斤的产出量。”谈起下一步做大做强蔬菜物流,钟建光信心满满。
   (见习记者吴露霞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