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塘山村文化礼堂开堂
本报讯(记者 吴晓龙 游佳)12月21日,小南海镇东塘山村举行非遗有“笠”展示暨东塘山村文化礼堂开堂仪式。
欢快喜庆的舞龙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并瞬间将现场气氛“点燃”。随后,竹条、笋壳被搬上舞台,东塘山村的工匠们为现场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手工编织笠帽。据了解,笠帽是小南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之一,其制作工艺在清朝光绪初年间由外地传到东塘山村。笠帽的里层用篾编成,外覆笋壳,具有价格便宜、分量轻、凉快三大优势,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小南海镇编织笠帽发源地,东塘山村全盛时期可年产达三万顶左右。随着时代的发展,笠帽的使用价值被逐渐淡化,但其欣赏价值却逐渐被开发出来,这种模样朴拙、工艺简单、富有天然之趣的笋壳笠帽作为壁挂饰品受到大众的追捧。
在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熏陶之后,大合唱《歌唱祖国》、舞蹈、茶艺展示、歌伴舞《又见山里红》……各色表演轮番登场,给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体验。整台演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展示了东塘山村的新变化、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