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机动”种植大户“心......全国百强榜单出炉 龙游上榜名......县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务会议召开县文化体育节拉开序幕首条智能斑马线亮相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龙游礼赞 04版: 专版

全国百强榜单出炉 龙游上榜名列第12位



  本报讯(记者 吴森邦 通讯员胡瑛玫 翁学振)10月8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城国研智库等单位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了“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在“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中,龙游上榜排名第12位。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投资潜力评价侧重于对蕴涵在区域这一综合体中的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投资机会的发掘,努力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并对投资者决策提出建议。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五方面指标:人口和劳动力、基础设施、交通区位、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据了解,我县于2006年初登“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当时排名56名,到今年已是第13次上榜。
  让我们再来通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实力指标来看看龙游强大的投资潜力。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我县围绕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目标,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先后启动涉及土地860亩、2500户的五个区块征迁工作; 在街景和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及龙北自来水厂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
  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我县交通便利,浙赣线和杭长客专2条铁路过境,衢宁铁路在建,杭新景、杭金衢、龙丽3条高速公路交汇,320国道、315省道、222省道与外相连,衢江500吨级内河航道将在年内通航,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重要枢纽。同时,我县还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海西经济区、浙中城市群、金衢丽产业带等经济圈。
  前不久,杭衢高铁龙游北站项目建议书正式得到批复,建成后龙游与杭州的行程将缩短至半小时。衢宁铁路、351国道、沿江美丽公路、溪毛线通景公路、桥头江大桥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一路一桥一港一枢纽”的大交通格局指日可待。
  产业为王的实力之城。龙游经济开发区战略规划面积39.29平方公里,2006年3月就获批省级工业园区,同年6月获省政府批准整合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2年以来,我县共新引进项目247个,累计到位资金204.54亿元。其中,浙商回归项目44个,人才科技项目80个,总部回归项目65个,上市公司项目5个。先后引进了伊利乳业、维达纸业、中浙高铁、华邦古楼、浙西新型建材产业园、禾川科技、李子园、年年红红木小镇等一批优质大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奠定“五大百亿”产业格局,有力推动了县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3.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财政总收入2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各项指标均呈现大幅度上升的可喜态势。
  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我县素有“东游西游不如龙游”的美誉,龙游石窟被誉为“千古之谜”和“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民居苑集聚40多幢古民居,是龙游商帮故居,新开发的聚宝古街文化创意街区已于今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此外,还有浙江大竹海、六春湖、石佛三门源等风景名胜。总投资80多亿元的红木小镇入选省级优秀小镇、十大示范小镇,一期已开园运营;龙游花海B区已于2018年6月开园运营,成为我县的旅游新亮点。
  今年,我县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号召,在深化与宁波镇海区合作的基础上牵手杭州萧山区,主动谋划、突破传统协作模式,开启了产业、资源、教育、科技、人才、信息等多个领域的长效合作。并与四川省叙永县建立东西扶贫协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同时,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便民利企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营商专员两人组”全程代办服务,上线“网上互动办事大厅”,成功打造首个“无证明县”,有力推动全县加快建成“新时代区域明珠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