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笔党费
记 者 姜贤帅 邵美霞通讯员 汪林峰
上月,傅庆平终于完成了父亲傅荣璋临终前的嘱托———代他缴纳人生最后一次党费。
收到这笔3500元的特殊党费,龙游蚕种场党支部书记张志坚久久不能平静。在5月21日召开的党支部会议上,他们特地就“老傅缴党费”一事进行了大讨论,众人纷纷说,并不惊讶老傅有这样的举动,同时也被他永不忘党的赤子之情所感染。
傅荣璋出生于1923年9月,已有67年党龄。1983年从龙游蚕种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农场生活区内,自那时起,他就在这里“承包”了两条三四米宽、两三百米长的小路。每天清晨,背脊微驼的傅荣璋总会拿着扫帚清扫道路,不仅如此,闲暇之余,他还在路边种下香樟、桂花等树。在傅荣璋的精心照料下,如今它们已经亭亭如盖了。
“收到这笔党费,我不意外。”回忆起和傅荣璋打交道的过往,张志坚这样说道。傅荣璋虽年过九旬,但仍坚持不落地参加党支部会议。好在家距离党支部会议室不远,有时天气不好,他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为能准时到达,都会提早从家里出发,后面几年即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也都没有迟到过。有一回,遇党支部改选,有人提议将选票送到他家去,可傅荣璋还是拒绝了,表示不能“搞特殊”。
傅荣璋的执着深深影响了党支部里的年轻党员。79岁的丁樟荣进入农场时,傅荣璋是水泥预制厂的队长,他经常看到老傅带头拉钢筋的身影,“老傅总是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做事。”30年前在农场任职出纳的郭晓珍和傅荣璋算是忘年交。她好多次撞见老傅戴着老花镜翻看党章。“没想到他这么 ‘大方’。”郭晓珍说,平日里老傅夫妻穿着朴素,生活节约,很少一次性花这么“一大笔钱”。
3500元的党费,体现的是老傅对党的追随和挚爱。这些天,老傅的儿子傅庆平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体会也越来越深刻。傅庆平从记事起,家中就随处可见各种有关党的学习书籍,书上还有父亲划线的笔迹。父亲常常教导他,“没有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去年有次住院,父亲就叮嘱,他在家中录音机盒里放了些钱,一定要把它交给党组织。今年3月28日,父亲转到重症监护室时,总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我让他放心,不会忘记交党费的事,他点了点头。”
4月初,办理好父亲的后事,傅庆平在家里找到父亲说了好几次的盒子,里面放着一个很旧的信封,装了几十张平整的百元钞,还带着一股浓浓的霉味……事后,傅庆平才知道,这笔钱是每年支部给父亲发的慰问金和他平时积攒下的,也是父亲的最后一笔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