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升级“幸福堂”开堂
记者 邵美霞 吴森邦
独居的赵伯伯不小心摔倒,不用他奋力呼救,自动报警器就已经发出紧急呼叫,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家人和医院;大雨天,腿脚不便的王爷爷只要轻轻按下遥控器,门窗就会自动关上; 子女不在身边的邹大爷想理个头发,之后吃顿南乡的手拍面,他按了两个相应的点单键,不一会,理发师上门了,热腾腾的面条也送来了……当“互联网思维”遇到了养老产业,智慧养老不再是空中楼阁,它离我们的生活已越来越近。这不,昨日早上在太平路开堂的“幸福堂”就能让人享受到就似科幻大片的养老生活。
继去年我县首家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龙洲街道清廉社区投入运行,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杨小牛又出现在了“幸福堂”现场,此次,他带来的是升级版的智慧养老,除原有的智慧居家养老产品外,还新增了护卫宝,一款摔倒报警器,具备摔倒报警、双重定位、一键通话、一键求助、电子围栏和扫描救助等功能。现场体验区,公任电子的工程师梁油凯作起了现场模拟,只见他在右腰腕间别了只小巧的护卫宝,尔后假装不小心侧摔了出去,还没等他呼救,一阵急促的报警呼救声已经响起,信息平台和安装了相应APP 手机持有人都能同时看到相关消息,以便及时作出应对……
“太不可思议了。”观看现场模拟后,66岁林美仙大为赞叹。林美仙的两个子女都在本地工作,虽然暂时用不上,但智慧养老的模式就似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前林美仙曾听朋友说过桥下有一经济条件不错的独居老太,平日里喜欢打牌,有一回牌友隔好些天都不见她人,去了她家找才发现老太因摔倒起不来又没人发现才丧了命,“那时要是有这个好东西就好了。”
据了解,2016年初,杨小牛院士提出并主导研发“互联网+智慧居家养老项目”,公任电子与院士专家团队先后开发了物联网血压健康手表、智能安全家居等智慧居家养老产品,以嘉科养老服务生态系统的云服务平台为调度枢纽,联动物联智能设备和线上线下为老服务资源,从此开启了构建安全守护、智慧养老的新模式。目前,智慧居家安全系统已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1项发明专利。
“以后可能会研发与老人沟通交流的机器人。”杨小牛表示,关于智慧养老,技术不是问题,难的是线上平台的数据如何变为真实的线下服务,毕竟养老是一个全产业链服务,涉及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各个行业,单靠一两家企业,不可能有这样的资源,因此他希望能适当发挥政府职能,调动整合社会资源,为智慧养老打通“最后一公里”。对于这样的观点,公任电子的负责人李丹极其赞同。据她介绍,目前,公司和院士团队研发出的包括护卫宝、智能门窗、物联网血压健康手表总价在4000元左右,一般老年人都应有能力消费,眼下公司正积极开发第三方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智慧养老模式才能真正触手可及,“也希望有资源的个人和企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