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废弃铁路线 今休闲好去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拜师学艺阳光小学迁建项目开工举行G20峰会安保先进典型颁......市中院涉外商事巡回审判点在我......拆除违章铁棚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新闻 03版: 喜迎县第十一次党代会 04版: 专版

昨废弃铁路线 今休闲好去处



  记 者 邵美霞 章承月
  通讯员 杨姜成
  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会以为这里来过一群魔术师,不到一年时间,一块曾经破旧不堪、堆满各种废弃物的空地,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体验“慢生活”的绿道公园。
  昨日,阳光正好。从十里铺到毛岭头的绿道公园里,路边挺拔的水杉似一道天然的屏风,将车水马龙的S315省道和静谧的公园相隔成一动一静的两个世界。红色的防滑游步道蜿蜒在绿意盎然的公园里,远远望去,竟成了冬日一道别样的风景。
  早上起床后,马报桥村的童霞和老伴发现3岁的孙女有点发烧,夫妻俩便带着孩子送往附近诊所治疗,直接从家对面的绿道出发。“这条绿道出行,环境好还安全。”自绿道建成,童霞和家人的休闲时光都在绿道公园度过。
  “以前,这里废旧车或轮胎乱堆放,很乱。”说起眼前公园的“前世今生”,童霞的老伴尤为感慨。自铁路南移后,这里成了废弃铁路基地,后随着马龙山废旧市场的壮大,又变身成了露天的仓库市场,常年用来堆放各种废旧汽车零件,杂乱不堪,“这么多年来都乱糟糟的,大伙也盼着整治呢。”
  民众的呼声终于有了响应。去年9月,毛岭头至马报桥段整治提升工程正式实施,负责项目建设的是龙游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光清理废弃物品就花了很多天。”建设管理部经理汪林平介绍,整个工程在改造过程中更注重人性化和实用性,在建设上不仅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更以自然田园风光为背景,在沿途穿插设置景观区块。
  在汪林平看来,提升改造工程不仅是让改造项目大变样,关键还要让百姓享受改造成果。记者看到,在绿道两侧相隔着一个个巴掌大小的“小盒子”,后被告知这是蓄能自发光交通诱导标志。“这是我在杭州参加一场推介会上发现的新玩意。”汪林平解释,这种发光体白天蓄太阳光,晚上就能自发光,美化道路。既提升夜间道路的环境,又能引导夜间无照明的自行车及行人安全通行。沿线2公里的绿道安装了近千个,一到晚上,即便没有路灯,行人也能畅通行走。除了新事物,汪林平还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在绿道设计中采用了生态边沟,即在渠道里垫土工布、铺上泥,再种上草,这样可节省造价,减少混泥土结构物使用,美观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