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家集镇整治连环招之三
柔招:群众集镇群众建
记 者 邵美霞
通讯员 叶俊杰 熊志勇
“呶,你看这些都是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而拆了的违建。”昨日,在詹家镇集镇办,主任黄益红刷刷地点着鼠标,打开一个“秘密文件”,里面装的是一大堆关于违建的数据。
詹家镇的集镇办,眼下更像是“急诊办”,集镇整治的号角一吹响,集镇办“广纳谏言”,凡是有关集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群众皆可到此献言,“我们今年至少接了100多起群众举报违建的,经核查属实的,已经基本上拆除。”就在上个月,徐家村油麻自然村一位农户私下搭建厨房,群众来举报,镇里核查后马上进行了处理。
“有反馈有落实,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黄益红回忆,今年5月初,有群众举报山后村一农户占用集体土地正在建一幢80平方米左右的管理房。接到举报后,镇里的工作人员随即赶往现场,当时房子正在结顶。通过详细核查,发现群众举报属实,不到一周时间,该管理房被强拆。“对于顶风违建,必须是零容忍。”镇里的态度一方面对一些无视国家政策的农户产生了震慑力,另一方面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得群众愿意参与其中“管起闲事”。
如今,在詹家镇的每个村里,“防违控电话”在村务公开栏里是必不可缺的,群众除了电话举报,他们还常常会采用口头举报。詹家镇实行的是“一三五工作法”,即每周3天,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分批下村,处理村级事务还可多听群众呼声。
兴中路是詹家镇的主要街道,集镇改造,兴中路是重头戏。今年上半年,镇里的工作人员在兴中路现场研究设计方案时,詹家村的一位村民找了上来。原来,在芝溪家园和华溢广场的东北方向有4幢房子,占地面积五六亩,多年来就似兴中路上的一块大补丁。眼下集镇整治,这位农户的意思是建议镇政府趁机在政策范围内将他们搬迁出去,这样既有利于集镇改造,也有利于他们融入村民生活。该村民的提议引起了镇里的重视,最后经商议,初步同意了该方案,“这样一来确实保证了集镇的整体性,不管出让还是改造都会方便些。”
“群众的集镇还是要群众建,大家都来参与了,我们的工作才好开展。”这是黄益红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