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永平
林日舒(现名林日如)今年96岁,大街乡贺田村人,1936年1月毕业于金华第七中学初中部,1936年3月黄埔军校第16期到金华招生,林日舒听说后立即从家乡赶到金华报考,并被录取。分配在江西省瑞金三分校第三大队,在吉安县受训,专业是无线电通讯。
1938年2月毕业后,林日舒开赴第三战区第23集团军148师司令部当无线电报务员,师长名叫潘佐,师部驻扎在安徽省青阳县洋河坡村,军令是死守洋河坡村皖江口岸战略要地,不让日本鬼子从对岸渡江打过来。
林日舒说,洋河坡村有近70户农家,距青阳县城10多公里,鬼子侦察机经常到村庄上空侦察,10月份以来,敌机频繁出现在师指挥部所在的民房上空,大家都预感到不妙。
一天晚上,师雷参谋长急匆匆地走到电台旁讲,马上要用密码与军部联系,我想,过去都是用电报联系的,现在要改用密码,肯定军情紧急,结果用密码联络了二个多小时。
果然不出所料,夜里10时许,鬼子开始渡江偷袭,皖江边枪炮声大作,敌我双方激战,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5时,足足打了7个小时,鬼子见攻不上岸只好乘汽艇返回。
唐式遵1937年在成都少城公园送川军出川的欢送会上诵诗:
男儿立志出蒴关,
不灭倭寇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处处有青山。
唐式遵是第三战区副司令,第23集团军总司令,所以洋河坡村皖江口岸一战,川军打得非常勇敢,江边的工事被鬼子大炮摧毁了,战士们倒下了,第二批、第三批战士又冲上去,整整7个小时枪炮声没停过,川军前仆后继打退了鬼子的一次次进攻,终于守住了洋河坡村皖江口岸。我看见许多轻伤员从江边走回来,许多重伤员被抬到师部医疗队,许多战友牺牲了。据资料统计“八年抗战,三百万川军将士出川,六十四万多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引自2014年《四川黄埔》第1期第38页)
中午12时是我值班,军中电报当时分特急、火急两种,我刚上岗,台长就叫我马上把一份火急电报发军部。
不一会,鬼子轰炸机利用空中优势向洋河坡村投下了许多燃烧弹、炸弹,顿时,洋河坡村成了火海。
台长刘天授是四川人,他跑进师指挥部焦急地对我说:“敌机来了,快撤!”我说电报才发了一半,我叫台长先撤,自己坚持要把火急电报发完后再撤。
正当我发完电报时,一颗炸弹在墙边爆炸,我和另外二名通信兵被炸倒,通信兵被炸倒的泥墙压成重伤。过了2个多小时我才苏醒过来,右眼模糊至今,两只耳朵里都是鲜血,左耳受伤严重,现在都听不到声音。
第二天师部换防,因无医疗条件,部队叫我回家养伤。一个月后,我不知道师部在哪里,就到江西省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部报到,部队让我一边休养一边在司令部交通处电台工作。1941年4月,因右眼和左耳伤残,工作上不方便,部队让我退役回家。
林老说,回忆这段抗战往事,内心仍感到非常激动和伤感,那年入军校赴前线,为的就是保家卫国打鬼子,伤感的是洋河坡村皖江口岸一战,师部被炸,电台遭毁,伤亡了那么多战友,心里非常难受。我虽然右眼和左耳伤残,但能活下来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如果当时听台长的话马上撤出师部,我可能逃过一劫,但军情万分危急,火急电报才发了一半怎么能撤,当时我心里想,就是拼命也要把火急军情传递出去。林老说到这里,还是不减当年战争岁月时的激昂气慨。
采访手记:7月25日上午,我幕名来到贺田村林老家,林老虽已96岁,但身体非常硬朗,在讲述这段战史时,仍像个军人一样,声音洪亮,滔滔不绝,记忆力特好,仿佛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林老说,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年青人要珍惜,要发扬战争年代时的那么一股劲,为复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多作贡献。
书法 叶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