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祈福笔”与“淡定应考方”
●灵 夕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即将来临,家有考生的家长们都在努力地做着后勤服务工作。
这不,同事的孩子今年也要走进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了,她的情绪被儿子牢牢地牵制着。那天她应儿子的要求准备了充分的考试用品,其中有一款铅笔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款铅笔有一个很噱头的名字———孔庙祈福笔。从外表来看,“孔庙祈福笔”和其它笔一样由红色的笔杆和黑色的笔套组成,可是包装却大有不同,包装正面有一个考生跪拜孔子的漫画,漫画中孔子说“尊师敏学,考试必胜”,手里还举着标有“满分”的试卷。漫画上方,整齐地印着“逢考必胜”、“黄道吉日”、“开运”等字样。在“祈福笔”下面压着一张“孔庙祈福签”。据说,若考生抽中的“祈福签”是上上签,则有一定的奖励。听同事讲,她儿子的班里几乎所有人都买了这样的考试专用笔。
突然联想到五月初发生在河南省漯河市的学生集体拜祭事件。漯河市1000多名“高考尖子”由学校负责人带队,到被誉为“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莘莘学子身披黄丝带,穿统一校服,恭恭敬敬地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向“文曲星”许慎三鞠躬后,在“许愿树”上系上了象征自己心愿的黄丝带,希望自己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能考上意愿中的大学。
一支笔无论被披上什么“神奇”的“外衣”,都只是一件书写工具。马良的“神笔”也只是善良的人们所杜撰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被誉为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号称“字圣”,但一辈子没怎么“发达”,只做过太尉南阁祭酒,且没有任何功名,想靠他保佑得以金榜高中,恐怕不那么靠谱。面对人生一大转折点,家长与考生的那些做法是不够自信和心理脆弱的反应。众所周知,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考试重在知识的积累,好的成绩来自于平时的努力学习、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考生一定要做到平心静气,拥有良好的应考心态,比如通过做题和回忆知识点来查漏补缺,重点内容强化记忆,调整好复习、做题的生物钟,熟练把握知识体系等。而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给孩子无端制造更多的压力,能从容面对。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固然重要,而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许更重要。妄图用祈福的方式来加大成功的筹码的做法,实在是比较幼稚的。考生和家长们,务必从容应对考试。